登录 | 注册
中华焦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焦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回复:姓氏略考-焦姓-姓氏渊源 第 6 楼

焦延寿:(生卒年待考),字赣;西汉梁国人(今河南商丘)。著名西汉易学家。

    官小黄县令,颇有政绩。专攻《易经》,自称得孟喜之传,曾传授给京房,于是汉代《易》遂有京氏之学。

    焦延寿家贫贱,因好学而得到梁敬王的资助。学成之后,为郡吏察举,补小黄令(小黄,西汉陈留郡属县,今河南兰考附近)。

    任职期间,常先知奸邪,而使为盗者不敢轻举妄动。后因“爱养吏民,化行县中”,被举荐,升迁外地为官。三老官属上书挽留,得到批准,并使官职增高。最后死于小黄。于《周易》自称学于孟喜,其学生京房也认为“延寿易即孟氏学”。而孟喜正传弟子“瞿牧、白生不肯,皆曰非也”。

    其实,“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,托之孟氏,不相与同”。“其说长于灾变,分六十四卦,更直用事,以风雨寒温为候,各有占验。”(以上所引,见《汉书·京房传》)这些思想后来被其弟子汉代著名易学大师京房继承和发挥。

    焦延寿的易学著作有《易林》、《易林变占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焦氏撰《易林》十六卷,梁又本三十二卷。《易林变占》十六卷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载有焦氏《易林》十六卷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亦有著录。
    
    今存焦延寿的著作有《易林》。


作者:焦兵书 (2009/3/1 2:58:51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姓氏略考-焦姓-姓氏渊源 第 7 楼

  焦达峰:(公元1887~1911年),

    原名大鹏,字鞠荪;湖南浏阳龙伏镇焦家桥人。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

    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,入浏阳县南台书院小学就读。

    清光绪二十八年(公元1902年),加入洪福会,开始参与会党活动。

    清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,入长沙高等学堂游学预备科学习日文,并在华兴会的东文讲习所学习,后加入华兴会外围组织同仇会,与黄兴、禹之谟等交往密切。

    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赴日本留学,入东京铁道学校学习铁路管理。

    1905年,在东京加入同盟会。

    1906年,任同盟会联络部长,负责联络中国地下会党,将同盟会活动范围由南方沿海推进到长脚流域。同年回中国参加萍浏澧起义,任李金奇参谋,起义失败后返回日本,组织四进社。

    1907年,在东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。与张百祥、孙武等成立共进会,将同盟会宗旨中的“平均地权”改为“平均人权”。

    1908年,回到中国与孙武等谋划两湖军事暴动,创建共进会湖南总堂,任龙头大哥。

    1911年4月,图谋响应广州黄花岗起义,未果而避居武汉。

    1911年10月22日,与陈作新率湖南新军最先响应武昌起义,攻占长沙,次日建立湖南军政府,被推举为都督。

    1911年10月28日,派出援鄂军从长沙出发支援武昌。

    1911年10月31日,在谭延闿策划的兵变中被杀害。

    1912年,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孙中山在南京追授焦达峰大将军衔,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。


作者:焦兵书 (2009/3/1 2:59:1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姓氏略考-焦姓-姓氏渊源 第 8 楼

焦裕禄:(公元1922~1964年),山东淄博北崮山村人。著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。

    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。因生活所迫,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。

    抗日战争初期,日寇、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残酷,焦裕焦同志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。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,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,被逼上吊自杀。日伪统治时期,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、坐牢,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。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,于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,回到家中,因无法生活下去,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,给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。

   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,但是,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,焦裕禄自动要求当了民兵。当民兵后,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。

    焦裕禄是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。不久,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,在当地领导民兵,坚持游击战争,解放战争时期,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,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,担任过组长。

    解放战争后期,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,到了河南,被分配到尉氏县工作,一直到1951年。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、区长、中共区委副书记、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。而后又被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,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、第二副书记等职。

    1953年6月,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,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,直到1962年。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、科长。在这期间,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。1962年6月,为了加强农村工作,焦裕禄又被调回尉氏县,任县委书记处书记。1962年12月,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,任县委第二书记、书记。

    1964年5月14日,焦裕禄不幸逝世,终年四十二岁。


作者:焦兵书 (2009/3/1 2:59:40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姓氏略考-焦姓-姓氏渊源 第 9 楼

焦裕禄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,一贯听党的话,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,为人民鞠躬尽瘁,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.焦裕禄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、人民群众的贴心人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,战斗的一生,光辉的一生。他没有死,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!我们国家需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,诚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人,焦裕禄就是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焦裕禄对革命无限忠诚,为人民鞠躬尽瘁。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,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,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身不离劳动,心不离群众,艰苦朴素,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。他严于律己,坚决反对特殊化,坚持同破坏党的组织纪律等一切不正之风,作不懈地斗争。

    焦裕禄诚恳待人,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,爱护人民群众,关心人民群众,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,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,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。

    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,焦裕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、不畏惧,坚持实事求是、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。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,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,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,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,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、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。在兰考的除“三害”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。

    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、好党员。他不为名、不为利,不怕苦、不怕死,一心为革命,一心为人民,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。焦裕禄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。

    1922年,正是军阀混战时期。那家军阀打过来,派捐要款;这家军阀打过来,抢粮抓夫,闹得民不聊生。就在这年8月16日,焦裕禄出生在山东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。青少年时代受尽了苦难的煎熬。七岁上学,学习刻苦认真,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。1932年,家乡遭遇灾荒,家境十分贫困,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,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,运煤卖煤。


作者:焦兵书 (2009/3/1 3:00:1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姓氏略考-焦姓-姓氏渊源 第 10 楼

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,焦裕禄的家庭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,深受帝、官、封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,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。焦裕禄十几岁时,日本鬼子侵占了山东博山。为了一家人的生活,他被迫到黑山煤窑当小工。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,得到的仅仅是一点橡子面,别说是养家糊口,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。

    焦裕禄的父亲因无钱还债,被地主活活逼死。眼泪未干,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抚顺的一个煤窑作苦工。在日本鬼子、汉奸的刺刀威逼下,他每天在煤窑里干十五个小时以上的苦工,和焦裕禄住在一个工棚的二十三个人中,两、三个月里,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。每当工友们不幸死亡的时候,焦裕禄的心比针剌还要难受。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,和工友一道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,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虎口。

    焦裕禄逃出了虎口,又掉进了人间狼穴。他逃荒要饭跑到江苏宿迂县,不得不给一个姓胡的地主当长工。焦裕禄进一步受到了残酷折磨,甚至在他生病的时候,地主还逼他干活。这阶级仇、民族恨,在焦裕禄幼小的心灵上,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
    1945年,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焦裕禄的家乡解放了。他怀着激动的心情,抱着要翻身、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回到了家乡。

    焦裕禄这个苦水里生苦水里长的青年农民,找到了党组织,参加了民兵队伍。在地下党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:劳动人民要彻底翻身解放,就心须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,打倒国民党反动派,推翻帝、官、封三座大山,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。

    焦裕禄很快担任了村里的民兵班长,他经常带领民兵打土豪、除汉奸,配合部队消灭敌人。在斗争中,他总是冲锋在前,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每一项任务。在党的教育、培养下,焦裕禄于1946年元月,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。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:“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救星,没有共产党,革命就不能胜利,穷人就不能翻身。我要听毛主席的话,跟共产党走,为推翻旧社会,建立新中国,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!”


作者:焦兵书 (2009/3/1 3:01:09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23 每页5条 当前2/5页 [1] [2] [3] [4] [5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14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14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焦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6,070.3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焦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